台南時報 | TainanTimes
2025 年 7 月27日 星期日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台南時報 | TainanTimes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台南時報 | TainanTim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Home 地方

從藝術中尋根——國臺圖講座帶領民眾追索臺灣美術的故鄉記憶

2025 年 7 月 26 日
發布在 地方
A A
從藝術中尋根——國臺圖講座帶領民眾追索臺灣美術的故鄉記憶
分享至FB分享至LINE分享至Twitter

推薦閱讀

客家(四縣)語文中高級認證補強試題教材(5)[全1,000題] (課文一字一語對照錄音&補充解題)

「縫迴山海-小米文化生活節 Ari 抓把小米」 展開融合文化、音樂、工藝與旅遊的產業盛會

「苗栗嬰幼共讀起步走」—新生兒閱讀禮袋贈書活動溫馨登場

 

https://pingtungtimes.com.tw/wp-content/uploads/748db5e8fc4b2f3760855e69b348e5fe.mp3

【記者李文煥/台北報導】

在多元文化與全球化衝擊下,如何重新認識臺灣藝術的根源?國立臺灣圖書館近日舉辦「臺灣學系列講座」,以教育與文化傳承為核心,邀請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邱函妮副教授,以〈近代臺灣美術中的故鄉意識與認同〉為題,帶領民眾深入探索臺灣美術史中潛藏的在地情感與時代印記。

邱函妮副教授於講座中指出,「美術」與「美術館」這些文化制度並非理所當然地存在,而是隨歷史演進逐步建構出的產物。她詳盡勾勒了近代臺灣美術的發展軌跡,特別著墨於日治時期藝術家在殖民背景下的文化認同與內在掙扎。講座核心聚焦於藝術家如何透過畫筆與雕鑿,描繪心中對故鄉的記憶與情感,進而表達自身作為「臺灣人」的定位與反思。

其中,邱副教授特別介紹臺灣近代雕刻先驅黃土水的生命故事。黃土水雖遠赴東京美術學校學習西方雕刻技法,卻始終未曾忘懷故土。他在作品與文字中表現出對臺灣土地的深厚情感,並試圖在異鄉以創作破除日本社會對臺灣的「奇異化」想像。其短暫卻璀璨的一生,成為臺灣美術史中不可忽視的靈魂象徵。

講座也帶領聽眾解讀藝術作品中的符號與細節,從中感受藝術家對故鄉失落、文化認同危機與現代化衝擊下的思索與回應。透過藝術這扇窗,人們得以重新凝視臺灣在歷史長河中的文化定位與價值。

活動現場反應熱烈,聽眾踴躍發問與主講人互動,展現出民眾對本土藝術文化的濃厚興趣。國臺圖亦預告下一場臺灣學講座將於9月20日舉行,屆時將由中研院民族所張珣研究員主講「臺灣媽祖信仰的源流與變遷」,持續推動在地文化教育扎根。

 

新聞評析:

blank
講坐現場,講師與讀者互動。 圖引自國台圖網站

此次講座不僅是一場藝術史知識的傳遞,更是對臺灣文化認同與教育意涵的深層挖掘。透過學術專家與公共文化場域的合作,讓民眾得以從近代美術中回望歷史、思索身分,對當前教育現場極具啟發意義。當臺灣社會在追求現代化與國際接軌之際,亦需回頭關注自身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再詮釋。國臺圖此類系列活動,不僅推動藝術教育普及,更是強化文化公民意識的良好示範。

相關

台南時報 | TainanTimes

© 2024 台南時報 TainanTimes

關於我們

  •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 2024 台南時報 TainanTimes

本網站使用cookies。 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 請造訪我們的隱私權和 Cookie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