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時報 | TainanTimes
2025 年 8 月30日 星期六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台南時報 | TainanTimes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台南時報 | TainanTim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Home 地方

獨挑台灣國際學術交流重任 高雄大學廖義銘教授哈薩克國際演講會

2025 年 8 月 30 日
發布在 地方
A A
獨挑台灣國際學術交流重任 高雄大學廖義銘教授哈薩克國際演講會
分享至FB分享至LINE分享至Twitter

推薦閱讀

「村史回村」走進屏東內埔新東勢 學者耆老共織庄頭記憶

高雄長庚母胎醫學中心五週年 20 組勇敢媽咪回娘家 分享迎接新生命的動人故事

從消逝到重生,神秘巨獸「革龜」標本在海科館正式亮相

【記者蘇舒 / 綜合報導】  2025年8月28日至29日,哈薩克迎來「憲政日三十週年國際研討會」,國立高雄大學法學院教授、《當代法律》雜誌社長廖義銘受邀於首都阿斯塔納的國立歐亞大學發表專題演說,並以唯一來自中亞與歐洲以外的外賓身分,成為會場焦點。

唯一台灣學者站上國際舞台

此次會議雲集哈薩克政學界菁英,卻只有廖義銘教授遠道而來。這份特殊身份讓他被安排在講台C位,展現大會對台灣學術界與法治觀點的重視。廖教授表示,自己雖然是一名法學學者,但同時身為《當代法律》雜誌社長,更自許是「外交事務的義工」。這次能代表台灣出席,對他而言既是榮譽,更是一份沉重的使命。

學術交流突破外交限制

廖教授的演講以「台灣與哈薩克憲政發展比較」為題,深入剖析兩國在司法改革與法治進程的異同,並提醒必須警惕「法律形式主義」可能帶來的風險。他強調,若法治僅流於表面,反而可能被政治利用甚至綁架,這一觀點引起現場專家學者熱烈討論。

對台灣而言,這場學術交流不僅是知識與經驗的分享,更在外交受限的環境下,開啟一條展現國際能見度的另類管道。透過學者兼媒體人的雙重角色,廖義銘讓「學術即外交」成為實際行動。

blank

從文化差異中感悟謙卑

在為期兩天的論壇中,廖教授不僅專注於法治與憲政的學術探討,也從文化差異中得到啟發。他表示:「遠行讓人更懂得謙卑,也讓我們學會珍惜所擁有的一切。當你真正懂得珍惜時,就會更敏銳於那些可能摧毀或剝奪所珍視一切的因素。」

學術與媒體雙重角色的價值

廖義銘教授不僅是高雄大學法學院資深學者,長年推動司法改革與法律教育,也同時擔任《當代法律》雜誌社長,積極推動專業法律知識普及化。他在國際舞台上的演講,展現了「學者+媒體人」的雙重影響力,將台灣的法治經驗與司法觀點傳遞至中亞,為後續國際交流奠定新基礎。

這趟哈薩克之行,不僅為台灣法學界爭取國際能見度,也讓外界看見知識、媒體與外交相互結合的力量,為未來中亞國際合作與交流開啟全新契機。

相關

台南時報 | TainanTimes

© 2024 台南時報 TainanTimes

關於我們

  •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 2024 台南時報 TainanTimes

本網站使用cookies。 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 請造訪我們的隱私權和 Cookie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