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時報 | TainanTimes
2025 年 11 月5日 星期三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台南時報 | TainanTimes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台南時報 | TainanTim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Home 地方

弎畫廊即將喬遷歷史建築「偕行社」 首展徐永旭以「潤潤 lūn-lūn」為題

2025 年 11 月 5 日
發布在 地方
A A
弎畫廊即將喬遷歷史建築「偕行社」 首展徐永旭以「潤潤 lūn-lūn」為題
分享至FB分享至LINE分享至Twitter

推薦閱讀

南高雄急救量能翻轉,小港醫院啟動重度急救新篇章

孫健萍呼籲賴清德:正視周邊各自貿協定都巧妙繞過台灣 台灣宜靈巧迎來「川習會」、「慶州宣言」的挑戰與機遇

菲律賓巴丹群島代表團拜會海洋委員會 以人文繪出新航路開啟臺菲友好新里程

記者黃文博/台南報導

承載城市記憶超過一世紀的台南「偕行社」,將在今秋迎來嶄新的文化篇章,弎畫廊宣布,將於 11月8日正式喬遷至這座擁有 110 年歷史的建築——原日本陸軍台南偕行社,為歷史空間注入當代藝術的新生命,弎畫廊創辦人蘇三表示,「非常感謝文化部與台南市府長期投入的努力,讓這座見證台南城市變遷的建築得以保存。如今,弎畫廊能進駐其中,希望在歷史的厚度之上,開展屬於當代藝術的未來。」

blank
弎畫廊喬遷歷史建築「偕行社」,首展徐永旭以「潤潤 lūn-lūn」為題。(圖/陳耀堂提供)

喬遷首展將由台灣重要雕塑家 徐永旭 擔綱,他以陶土為媒材,創作出兼具靜謐與力量的作品。展覽主題《潤潤 lūn-lūn》象徵「滋養與延續」,寓意藝術在時間與土地之間的流動與呼吸。

blank
弎畫廊喬遷歷史建築「偕行社」,首展徐永旭以「潤潤 lūn-lūn」為題。(圖/陳耀堂提供)

43歲那年,徐永旭毅然決定全職創作,將生命完全交付給藝術。自此,他以信仰般的堅定投入創作,不倚賴任何機械輔助,僅憑雙手推疊、塑形極大極薄的陶作品,讓作品在時間的淬鍊中孕育出厚度與靜光。

他曾完成 三十場全程馬拉松,以運動家的精神支撐藝術家的長途跋涉。對他而言,「跑步」與「創作」並無分別——都是對極限的挑戰、對信念的鍛鍊。在市場面前,他始終從容;在創作面前,他必然嚴謹。作品之外,他是帶著幽默與智慧的朋友,談笑之間流露出的溫度,正如他作品中那份由內而外的誠實與柔韌。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徐永旭的創作始終穩定、堅定。每一件作品都是生命的刻痕,也是他對信念與時間的回應。」

位於台南火車站旁、面對台南公園的偕行社,自1915年建成以來,一直是台南文化地景的重要象徵,如今,弎畫廊將在這座老建築中開展當代藝術的新篇章。蘇三指出,「弎畫廊將以偕行社的歷史深度為根,持續關注在地文化,並以國際視野與世界對話。我們期許自己成為城市與藝術之間的橋樑,推廣台南的文化底蘊,讓藝術的力量在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弎畫廊自2021年成立以來,致力推動當代藝術的推廣與國際交流,並積極參與亞洲主要藝術博覽會,喬遷至偕行社後,畫廊將進一步結合歷史建築、城市美學與當代藝術,推動更多跨界合作與教育活動,讓藝術不再遙遠,而能融入日常。

蘇三表示,「我們相信藝術有改變生活的力量。透過歷史建築的再生,讓過去與未來彼此相遇;也讓更多人能在日常中親近當代藝術。當藝術真正走進生活,它不僅豐富城市的文化氣韻,更能形成產業與創意共生的循環,讓整個藝術生態更加蓬勃。」

📍開幕時間:2025年11月8日(六)📍地點:台南市北區公園南路21號(原日本陸軍台南偕行社)

推薦閱讀:

  • 宜蘭縣勁勇獎頒獎 表揚傑出身心障礙者
  • 桃園教師退而不休 暖心捐鞋襪助偏鄉學童
  • 熱血傳愛 林益田先生紀念捐血活動11/8在台中捐血中心大里捐血室舉行
台南時報 | TainanTimes

© 2024 台南時報 TainanTimes

關於我們

  •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 2024 台南時報 TainanTimes

本網站使用cookies。 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 請造訪我們的隱私權和 Cookie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