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時報 | TainanTimes
2025 年 11 月20日 星期四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台南時報 | TainanTimes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台南時報 | TainanTim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Home 地方

【國際論壇、低碳市集】2025永續飲食生活節,心繫永續飲食,一口好糧串起天地人

2025 年 11 月 20 日
發布在 地方
A A
【國際論壇、低碳市集】2025永續飲食生活節,心繫永續飲食,一口好糧串起天地人
分享至FB分享至LINE分享至Twitter

推薦閱讀

科林助聽器「聽力巡航 守護失智」  嘉惠弱勢聽損者

屏東教育農遊雙軌啟動 農村共學體驗深入食地

土地、房子會長腳跑掉? 反詐防身術 親揭詐騙「一條龍」手法,守護民眾不動產安全

【記者  周志杰 報導】永續飲食已不再只是倡議口號,而是攸關土地、文化與下一代的重要生命教育。今年由里仁社會企業與綠色餐飲指南合作舉辦的「永續飲食生活節」邁入第六屆,以「一口好糧」為主題,從國際論壇、雜糧蔬食市集到跨界教育實作,展現從產地到餐桌的全面永續行動。透過跨國農民、主廚、教育者的分享,活動喚起人與土地的連結,更描繪出台灣永續雜糧的未來藍圖。

blank

《跨國農友以糧為語 重拾人土文化連結》

一口好糧喚醒土地記憶,跨國對話串起文化與農業的生命線。今年永續飲食生活節於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登場,吸引許多民眾、教育團體及永續倡議者參與。在國際論壇中,來自北美與花蓮的雜糧農夫,共同展開一場橫跨太平洋的生命對話。

blank

來自花蓮光復的返鄉青年柯春伎,在「瑪布隆農場」復育小米多年。她說,在台北生活多年,身心俱疲之際選擇帶家人返鄉,重新找回土地的安定,也意識到阿美族飲食文化的核心正是雜糧的多樣性。然而,一場堰塞湖洪災讓農地遭淹沒,土地一夜之間滿目瘡痍。「土地會受傷,也能再生。」她說,耕作的力量不只養活一家人,也維繫族群文化的傳承。對照春伎的生命歷程,美國加州 Feral Heart Farm 的農夫 Kanoa Dinwoodie 的故事同樣感人。他於論壇分享自己如何透過保種、再生農業找回身分文化的根。他表示,面對加州越來越極端的氣候,作物的「世代適應力」顯得格外重要。「種子保留著古老的記憶,也是未來的希望。」Kanoa 感念台灣農友的勇氣,更在來台前於社群平台募款,將善款親自交給春伎,象徵跨越海洋的守護力量。

這場跨國對話不僅是農業技術交流,更是一場「人—土地—文化」深層連結的生命分享。里仁社會企業則扮演穩定支持者的角色,透過契作與公平交易,協助農夫度過艱難時刻。論壇現場不乏民眾動容分享:「原來吃的每一口,都藏著土地的故事。」

blank

《產地到餐桌聯手 打造雜糧永續韌性》

從產地到餐桌的韌性網絡,多方協力打造永續雜糧生態系。永續飲食生活節強調「不是孤軍奮戰,而是群體協作」。論壇第二場以「跨界合作」為核心,聚焦國產雜糧如何在氣候變遷與全球市場競爭中突圍。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所副所長陳玠廷指出,雜糧承載著糧食安全、文化記憶到土地永續等多重價值,必須依靠一條完整的價值鏈才能站穩。他強調,國際經驗一再證實:「永續農業需要一個互信共享的社群。」

花蓮好豆合作社理事林奐慶分享,合作社透過穩定收購與透明定價,讓農民安心耕作。他說:「合作,就是要彼此著想,彼此支持。」

慈心有機農業基金會花東主任簡郁娟則指出,台灣本土雜糧早期曾被視為「高成本、低市場」的作物,許多農民因此不敢投入。但里仁多年來堅持「契作、不退貨」原則,擔起市場風險,才讓雜糧復育逐漸成形。

統盛國際總經理林榮灶分享,與里仁合作開發雜糧產品時,曾面臨配方與技術的高門檻,但仍選擇投入。他笑說:「永續的路不好走,但一定要有人先走。」如今國產雜糧不僅成功轉型,更在市場站穩腳步。

里仁社會企業周瑜瑛經理也指出,品牌與通路需肩負教育角色,讓消費者理解「為何選擇本土雜糧」。透過透明產地故事、友善耕作標示、再生包裝設計等方式,讓每次購買,都成為支持永續的一次行動。

blank

這場跨界分享呈現出台灣永續雜糧產業「從農地到餐桌」的完整生態系:

  • 農民 → 實踐土地倫理
  • 加工者 → 打造市場競爭力
  • 社會企業 → 扮演串聯者
  • 消費者 → 成為永續行動者

當這條鏈接穩固,台灣的糧食安全與環境永續便有了更強的底氣。

blank

《校園食農扎根,讓永續從生活真正萌芽》

教育扎根永續價值,校園實作讓永續從下一代發芽。論壇最後一場聚焦「食農教育如何落實永續」。來自高中與大學的師生分享,他們如何將永續理念從課室帶到田野,從飲食選擇帶到生活態度。

台北市芳和實驗中學以「綠色餐廳計畫」為起點,帶領學生從永續食材、社區訪查到實際設計永續餐盒。老師表示:「永續不是教條,而是要讓孩子真的做、真的吃,才能真正理解。」

blank

實踐大學透過 USR 計畫走入石碇社區,結合旅宿、產品開發與餐飲設計,發展「農創、旅創、社創」的永續地方模式。學生在課程中學習與在地共融,也理解永續不是外加裝飾,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新北市三民高中則以「認識食物來源」為核心,讓學生從採集、烹調到分享,一步步建立對土地的感謝與責任感。一位學生分享:「以前覺得永續好像很遠,現在知道它就在每一餐裡。」

教育者共同指出:「讓學生吃進永續,是最能改變世界的一種力量。」,永續飲食不只是環境議題,更是文化保存、生命教育與價值選擇的培育。當下一代能在生活中自然做出永續的選擇,這個社會便擁有面對未來的韌性。

永續飲食生活節已連續舉辦六年,每一年都在深化台灣人與土地之間的關係。今年以「一口好糧」為題,從國際對話、跨界合作到教育扎根,呈現出的不只是活動本身,而是全台共同推動永續的一種社會力量。正如里仁所說:「永續飲食,不只是農業,也是文化與教育。」

每一口好糧,都能成為土地復原的力量;每一份選擇,都能成為更美好未來的開始。

 

 

  • 熱門
  • 評論
  • 最新的
2024竹園岡論劍 台日劍道在台南一中大會師

2024竹園岡論劍 台日劍道在台南一中大會師

2024 年 3 月 4 日
中央與地方觀光首長共聚台南 齊心拚觀光

中央與地方觀光首長共聚台南 齊心拚觀光

2024 年 3 月 6 日
與日本高校締結姐妹校 南一中將辦高中生SDGs國際研討會

與日本高校締結姐妹校 南一中將辦高中生SDGs國際研討會

2024 年 3 月 6 日
七龍珠在府城神農街商圈合體 南臺科大USR計畫展現創意獲好評

七龍珠在府城神農街商圈合體 南臺科大USR計畫展現創意獲好評

2024 年 3 月 6 日
與日本高校締結姐妹校 南一中將辦高中生SDGs國際研討會

與日本高校締結姐妹校 南一中將辦高中生SDGs國際研討會

中央與地方觀光首長共聚台南 齊心拚觀光

中央與地方觀光首長共聚台南 齊心拚觀光

臺南驚見天坑「整台小貨車掉進洞內」 還釀吊車翻覆意外

臺南驚見天坑「整台小貨車掉進洞內」 還釀吊車翻覆意外

2024竹園岡論劍 台日劍道在台南一中大會師

2024竹園岡論劍 台日劍道在台南一中大會師

教師節硬筆書寫大賽 臺南市議會謝師賀卡登場

教師節硬筆書寫大賽 臺南市議會謝師賀卡登場

2025 年 9 月 29 日
鳳山警分局 查獲違規駕駛與持有毒品

鳳山警分局 查獲違規駕駛與持有毒品

2025 年 9 月 29 日
【社論】2025教師節的警鐘──校事會議違憲的疑慮與教師的呼聲

【社論】2025教師節的警鐘──校事會議違憲的疑慮與教師的呼聲

2025 年 9 月 28 日
卓院長鞠躬 感謝協助救災的海巡同仁

卓院長鞠躬 感謝協助救災的海巡同仁

2025 年 9 月 28 日
台南時報 | TainanTimes

© 2024 台南時報 TainanTimes

關於我們

  •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 2024 台南時報 TainanTimes

本網站使用cookies。 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 請造訪我們的隱私權和 Cookie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