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英薇/瑪家報導】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以下簡稱「文發中心」)長期致力於推動原住民族文化保存與傳承,每年由所屬「娜麓灣樂舞劇團」推出全新原創樂舞作品。2025年最新創作《Saliyaliyan-印象Kasavakan》今(22)日上午在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歌舞館隆重登場,本作以卑南族建和部落流傳的「神鹿與少女」傳說為靈感,結合傳統歌謠、現代表演與部落集體記憶,帶領觀眾穿越神話、走入文化發源地。

本場演出獲得多方支持與共襄,包括原住民族委員會族群委員汪智博、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國立原住民族博物館籌備處、杵音文化藝術團、排灣族演奏家丹耐夫正若、教育文化單位與地方部落代表等貴賓皆蒞臨觀賞,並給予高度肯定。文發中心亦特別感謝建和部落頭目及族人們一路以來的參與與支持。

本次創作以Kasavakan部落歷經七次遷徙的第七個落腳地「Saliyaliyan」為背景,由部落耆老口述傳說、青年族人參與共創,並與專業編導團隊共同轉化為當代表演形式。整場演出融合傳統樂舞與現代表現語彙,運用肢體與聲響語言,引領觀眾穿越神話與記憶,重返族人文化與情感的起點。

文發中心簡明雄副主任表示:「《Saliyaliyan-印象Kasavakan》不僅是一次文化展演,而是在與部落攜手合作中,一起找回記憶中的地景與情感。我們希望觀眾看見的不只是傳說,而是族人記憶與生命感的現場,以及原住民族文化持續流動、再生的力量。」

《Saliyaliyan-印象Kasavakan》亦為文發中心「歌舞館」開館後的重點樂舞製作之一。歌舞館自啟用後,正積極打造原住民族樂舞的創作與展演平台,未來,娜麓灣樂舞劇團將持續根植部落文化、以樂舞為筆,記錄並演繹更多來自族人的故事,並透過國內外合作拓展原住民族文化的當代表達與國際視野。

文發中心誠摯邀請民眾走進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走進歌舞館,透過樂舞,看見、聽見並感受原住民族文化的深度與多樣,更多活動資訊,請至「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官網(https://www.tacp.gov.tw/)或「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cp.tw)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