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文博/台南報導
台南城南,這個歷史與記憶交錯的區域,在今夏迎來一場結合城市地景、歷史記憶與社會觀察的深度展覽,由家齊高中高二社會組學生共同策畫的社會科探究與實作《城南•齊跡》成果展,今(7)日於家齊藝廊正式展出,校長陳韻如邀請大家走入城南記憶的巷弄,一同拼湊屬於城南的齊跡風景。

本次展覽從「地理」、「歷史」與「公民」三個視角出發,學生們透過踏查、訪談與文獻研究,以多元方式記錄城南的過去與當下,鋪展出城南的文化紋理與當代思辨,整場展覽共匯集36組學生創作,展覽內容橫跨從家齊校園的轉型歷程、地景空間的變遷,到城南地區的信仰樣貌與殯葬文化信仰脈絡,乃至對當代社會議題的深刻關注與反思。

五大策展主題交織呈現包括:「探索家齊」、「城南信仰」、「人生終章」、「地景與空間」以及「城南公民」,內容不僅呈現地區歷史、地景與人文的深度,也深入討論性別角色、租屋族群、教育制度等當代社會議題。學生們以敏銳觀察與批判思維,展現新世代對地方與公共議題的積極回應。
本次展覽形式多元豐富,包括採用Podcast、繪本、小誌、小論文、桌游、互動式地圖、模型與線上遊戲等多樣媒介,打造出一場立體而富互動性的展覽體驗。讓觀展者不再只是旁觀者,更能成為共感者與對話者,參與城南的再地敘事。
正如展覽中所述,「拼湊光交錯的記憶碎片」,《城南•齊跡》不僅是對過往的回顧,更是對當下的省思與未來的對話。透過社會科探究與實作課程,學生們將課堂的學習轉化為公共展演,不僅讓教育走進生活,也讓社區文化被重新看見。
「城南•齊跡」展覽日期自8月7日起至10月31日止,展覽地點位於教育資源大樓1F家齊藝廊,校外師生如欲入校觀展,請洽圖書館曾主任,電話:06-2135650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