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時報 | TainanTimes
2025 年 10 月13日 星期一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台南時報 | TainanTimes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台南時報 | TainanTim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Home 地方

善用科技提升學力有成效! 南市規劃115年起分4年挹注22億元 率先全國啟動「生生有平板」

2025 年 10 月 7 日
發布在 地方, 文教
A A
善用科技提升學力有成效! 南市規劃115年起分4年挹注22億元 率先全國啟動「生生有平板」
分享至FB分享至LINE分享至Twitter

地方中心/台南報導

近年臺南市政府教育局積極推動數位融入課中差異化政策,協助教師在教學中應用數位學習內容與AI工具,實現適性教學目標,經最新學力檢測結果顯示善用數位工具可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因此,為全面提升教育品質,符應結合AI在教育的全球趨勢,臺南市長黃偉哲宣布,將延續推動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並規劃115至118年挹注22億元,以「每生配發平板」、「落實應用AI提升學習成效」及「強化數位學習環境」三大主軸,全面推進「生生有平板與智慧學習」普及化行動方案。

市長黃偉哲表示,隨著「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的啟動,臺南已成為AI與半導體產業的重要基地,114學年度已成立沙崙國際高中,為未來產業儲備國際化人才,象徵臺南不僅在產業布局具前瞻性,也將教育資源投入與城市發展緊密結合。近年來南市在教育數位化推動已獲得全國高度肯定,包括榮獲全國首座「適性教育績優縣市奬」、「績優數位學習推動辦公室」特優獎與「因材網績優縣市獎」,更已連續11年蟬聯「校園資訊基礎環境建設全國特優獎」。

黃市長進一步表示,臺南市在城市治理已發展多項「智慧城市治理」應用系統,也為校園數位學習提供支持環境。市府自籌經費建置國中小智慧觸控電視,率先全國達成「班班有大電視」的目標,使智慧城市的能量延伸至校園。未來市府團隊將持續秉持「智慧城市、科技領航」的理念,推進「智慧學習城市」願景,讓臺南在數位教育領域持續領航,成為全國典範。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臺南自111年起配合教育部「推動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補助偏遠地區師生「一人一平板」,非偏遠學校「六班配一班載具」,經過四年的扎實推動數位融入差異化教學,成效卓著,學生數位學習環境建置與應用顯著提升,全市平板使用率4年來平均達95%、教師數位學習能力培訓完成度約96%,應用因材網學習平台輔助學習的使用率全國第一。未來4年在市長的支持下,將會持續補充及更新載具、無線網路等基礎設備,提供學生更優質的數位學習環境,並藉由累積的數位學習歷程資料與教育部合作,進行教育大數據分析,為教師、學校及家長提供學習決策的建議,精準掌握學生學習需求,提升整體學習成效。

鄭局長進一步說明,由教育部透過平台數據對照學科成績的分析顯示,臺南市學生使用數位學習平台超過4小時者,在國語文、英語與數學等科目的成長測驗通過率,普遍高於未使用者,充分展現數位工具融入教學的顯著效益。市府推動「生生有平板」政策不僅是硬體建置,也同步結合課中差異化教學、提供多元的學習資源、強化教師專業培訓,讓教師能妥善運用數位學習平台與AI支持系統,即時掌握學生學習狀況,並善用科技輔助,有效支持弱勢學生提升其基礎學力與學習表現,讓數位創新與差異化教學理念深植教育現場。

教育局補充說明,臺南市自2023年即自主研發生成式AI數位學習平台「智慧魔鏡」,透過AI數位學伴,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在2024年榮獲「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社會進步組優選的肯定。「智慧魔鏡」平台具備AI輔助功能,能協助師生生成筆記、設計具鑑別度的題目、提供即時評量與回饋,提高教學效率與學生學習品質。

發稿單位:臺南市政府教育局

推薦閱讀

屏東國際醫療包機救援首例 屏醫成功搶救重症患者

潺潺百年遇見力里 力里溪伏流水圳創建百周年系列活動

奇幻冒險遇見萌鬼 臺南觀光工廠嘉年華 即將登場

地方中心/台南報導

近年臺南市政府教育局積極推動數位融入課中差異化政策,協助教師在教學中應用數位學習內容與AI工具,實現適性教學目標,經最新學力檢測結果顯示善用數位工具可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因此,為全面提升教育品質,符應結合AI在教育的全球趨勢,臺南市長黃偉哲宣布,將延續推動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並規劃115至118年挹注22億元,以「每生配發平板」、「落實應用AI提升學習成效」及「強化數位學習環境」三大主軸,全面推進「生生有平板與智慧學習」普及化行動方案。

市長黃偉哲表示,隨著「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的啟動,臺南已成為AI與半導體產業的重要基地,114學年度已成立沙崙國際高中,為未來產業儲備國際化人才,象徵臺南不僅在產業布局具前瞻性,也將教育資源投入與城市發展緊密結合。近年來南市在教育數位化推動已獲得全國高度肯定,包括榮獲全國首座「適性教育績優縣市奬」、「績優數位學習推動辦公室」特優獎與「因材網績優縣市獎」,更已連續11年蟬聯「校園資訊基礎環境建設全國特優獎」。

黃市長進一步表示,臺南市在城市治理已發展多項「智慧城市治理」應用系統,也為校園數位學習提供支持環境。市府自籌經費建置國中小智慧觸控電視,率先全國達成「班班有大電視」的目標,使智慧城市的能量延伸至校園。未來市府團隊將持續秉持「智慧城市、科技領航」的理念,推進「智慧學習城市」願景,讓臺南在數位教育領域持續領航,成為全國典範。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臺南自111年起配合教育部「推動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補助偏遠地區師生「一人一平板」,非偏遠學校「六班配一班載具」,經過四年的扎實推動數位融入差異化教學,成效卓著,學生數位學習環境建置與應用顯著提升,全市平板使用率4年來平均達95%、教師數位學習能力培訓完成度約96%,應用因材網學習平台輔助學習的使用率全國第一。未來4年在市長的支持下,將會持續補充及更新載具、無線網路等基礎設備,提供學生更優質的數位學習環境,並藉由累積的數位學習歷程資料與教育部合作,進行教育大數據分析,為教師、學校及家長提供學習決策的建議,精準掌握學生學習需求,提升整體學習成效。

鄭局長進一步說明,由教育部透過平台數據對照學科成績的分析顯示,臺南市學生使用數位學習平台超過4小時者,在國語文、英語與數學等科目的成長測驗通過率,普遍高於未使用者,充分展現數位工具融入教學的顯著效益。市府推動「生生有平板」政策不僅是硬體建置,也同步結合課中差異化教學、提供多元的學習資源、強化教師專業培訓,讓教師能妥善運用數位學習平台與AI支持系統,即時掌握學生學習狀況,並善用科技輔助,有效支持弱勢學生提升其基礎學力與學習表現,讓數位創新與差異化教學理念深植教育現場。

教育局補充說明,臺南市自2023年即自主研發生成式AI數位學習平台「智慧魔鏡」,透過AI數位學伴,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在2024年榮獲「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社會進步組優選的肯定。「智慧魔鏡」平台具備AI輔助功能,能協助師生生成筆記、設計具鑑別度的題目、提供即時評量與回饋,提高教學效率與學生學習品質。

發稿單位:臺南市政府教育局

  • 熱門
  • 評論
  • 最新的
2024竹園岡論劍 台日劍道在台南一中大會師

2024竹園岡論劍 台日劍道在台南一中大會師

2024 年 3 月 4 日
中央與地方觀光首長共聚台南 齊心拚觀光

中央與地方觀光首長共聚台南 齊心拚觀光

2024 年 3 月 6 日
與日本高校締結姐妹校 南一中將辦高中生SDGs國際研討會

與日本高校締結姐妹校 南一中將辦高中生SDGs國際研討會

2024 年 3 月 6 日
七龍珠在府城神農街商圈合體 南臺科大USR計畫展現創意獲好評

七龍珠在府城神農街商圈合體 南臺科大USR計畫展現創意獲好評

2024 年 3 月 6 日
與日本高校締結姐妹校 南一中將辦高中生SDGs國際研討會

與日本高校締結姐妹校 南一中將辦高中生SDGs國際研討會

中央與地方觀光首長共聚台南 齊心拚觀光

中央與地方觀光首長共聚台南 齊心拚觀光

臺南驚見天坑「整台小貨車掉進洞內」 還釀吊車翻覆意外

臺南驚見天坑「整台小貨車掉進洞內」 還釀吊車翻覆意外

2024竹園岡論劍 台日劍道在台南一中大會師

2024竹園岡論劍 台日劍道在台南一中大會師

教師節硬筆書寫大賽 臺南市議會謝師賀卡登場

教師節硬筆書寫大賽 臺南市議會謝師賀卡登場

2025 年 9 月 29 日
鳳山警分局 查獲違規駕駛與持有毒品

鳳山警分局 查獲違規駕駛與持有毒品

2025 年 9 月 29 日
【社論】2025教師節的警鐘──校事會議違憲的疑慮與教師的呼聲

【社論】2025教師節的警鐘──校事會議違憲的疑慮與教師的呼聲

2025 年 9 月 28 日
卓院長鞠躬 感謝協助救災的海巡同仁

卓院長鞠躬 感謝協助救災的海巡同仁

2025 年 9 月 28 日
台南時報 | TainanTimes

© 2024 台南時報 TainanTimes

關於我們

  •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 2024 台南時報 TainanTimes

本網站使用cookies。 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 請造訪我們的隱私權和 Cookie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