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時報 | TainanTimes
2024 年 9 月14日 星期六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台南時報 | TainanTimes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台南時報 | TainanTim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Home 地方

心理的創傷需要被看見,被關懷與協助

2024 年 7 月 30 日
發布在 地方, 生活
A A
心理的創傷需要被看見,被關懷與協助
分享至FB分享至LINE分享至Twitter

地方中心/台南報導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一種常見的創傷後反應,根據統計女性罹患風險比男性高,面對壓力和創傷的反應也更強烈。而創傷壓力症候群沒有年齡限制,常發生在嚴重的天災人禍後,患者也常在遇到相似事件或經驗感到痛苦與壓力,並把事件與恐懼、焦慮連結在一起,產生行為制約,往往只要接受到相關事物刺激,就容易引發同樣的情緒反應。
        婷婷(化名)是一位15歲的國三生,某次約見網友時遭到性侵,當下雖報警處理,但在得知對方未受到應有的處罰後感到憤怒、難以接受,更對他人產生不信任感,因此有逃課、人際退縮、不敢外出等情形,在情緒無處宣洩之下,選擇割腕抒發,經學校通報自殺防治後,衛生局自殺關懷訪視員開始介入關心,在學校專輔老師與訪員的相互合作與耐心陪伴下,婷婷逐漸願意談及創傷經驗、面對自我感受,積極配合藥物治療,並知悉在深陷負面情緒時該如何自處或向身邊的人尋求協助。
        人們在遭遇意外、自然災害、暴力、霸凌、性侵害等重大壓力事件後可能會產生「心理創傷」,容易出現焦慮、恐懼、退縮、警戒、失眠、做惡夢等症狀,甚至出現失憶或逃避行為,而這些症狀將長達一個月以上。部分創傷可經由自我調適、親友協助獲得緩解,但嚴重創傷將持續影響我們的生活及人際關係,當民眾遇有上述情形,可以透過透過心理諮商或專業精神醫療協助。而面對心理創傷,你還可以這麼做:
(1)找到一個信任的對象表達心中的想法與感受。
(2)藉由放鬆練習調整呼吸,降低警覺與焦慮,找回自我掌控感。
(3)閱讀創傷壓力相關知識,瞭解可能反應及因應方式。
(4)參與創傷團體共享經驗。
(5)尋求專業醫療團隊協助,如藥物及心理治療。
         黃偉哲市長非常關心市民朋友們的心理健康,如有情緒困擾,可向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或精神醫療機構詢問,或撥打衛生福利部24小時免付費安心專線1925。另外,臺南市政府衛生局亦提供43處免付費心理諮商駐點服務,可於上班時間撥打預約專線06-3352982,希望藉由專業人員的陪伴,協助您渡過生活難題,讓心理師協助梳理內在議題,或上臺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  https://health.tainan.gov.tw/ 心理健康促進,查詢相關資訊,臺南市政府衛生局關心您的健康。

推薦閱讀

北區區公所辦理「中秋送暖、關懷弱老」享溫馨活動

南市113學年度第一次學生輔諮中心會議 教育局長鄭新輝到場勉勵專業輔導人員 預祝中秋佳節快樂

南市113學年度第一次學生輔諮中心會議 教育局長鄭新輝到場勉勵專業輔導人員 預祝中秋佳節快樂

發稿人:心理健康科   黃嘉欣
連絡電話:06-7034981(善化心理衛生中心)轉186
 

  • 關懷訪視員到宅衛教

相關

台南時報 | TainanTimes

© 2024 台南時報 TainanTimes

關於我們

  •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 2024 台南時報 TainanTimes

本網站使用cookies。 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 請造訪我們的隱私權和 Cookie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