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忠淵/台南報導】 七甲韌性社區為提升社區災害防救整備工作,於11月 22日上午邀請社區超過80位民眾,共同學習靜脈出血包紮及動脈大量出血時,止血帶使用的急救包紮知識,以提升面對意外事故或大型災害有創傷流血個案,如何保握黃金救護時間來達到外傷止血協助緊急救護送醫。
黃偉哲市長表示,臺南市長期落實「強韌臺灣計畫」,推動由下而上來強化面對颱風、地震及各種災害的整備、應變能力,因此能再次榮獲推動內政部「113年強韌臺灣計畫」特優肯定,此殊榮來自社區、企業、區公所及市府團隊共同努力的成果。

民政局姜淋煌局長指出,為強化區里災害防救韌性,除首創全臺第一套民政體系無線電系統,連結 37 區公所防災夥伴來應對各種地形、氣候及通訊中斷時的整備量能,更積極邀請各里長能完成防災士訓練,來成為帶領社區救災體系的專業角色。
歸仁區公所區長朱雅宏表示,感謝七甲里郭世文里長,結合社區各資源積極投入韌性社區推動,公私協力達成全區 21 里長及該里內超過百名里民成為防災士,此次利用假日邀請里內國中健康教育專長教師向里民及鄰近社區民眾教導創傷緊急止血及包紮技能,落實防災自助整備及提升社區抗災韌性。

郭世文里長特別感謝社區里民踴躍參加此次救護訓練,更感謝各單位的指導、協助七甲社區辦理救護實務韌性教育訓練,藉由此次訓練強化里民自救能力,逐步提升社區組織能力,為各項災害防救工作做好準備。









